疑病主要发生在两类人群身上。一部分人是因为亲友或熟悉的人患病后对自己造成的潜在影响导致。另一部分人则是由于曲解了医生的言语和医学知识,或由于误信了不正确的宣传,把轻度的身体不适和含糊的检查资料作为患病依据,产生了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度关注和担心,误以为自己生了重病,如担心自己得了癌、心脏病等。
老、中、青各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病,多发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容易患病的人群:
1、爱钻牛角尖
疑病患者共性上存在容易精神紧张,性格内向,固执好辩,对自身健康特别专注,容易接受暗示等心理特点,同时常伴有焦虑、压抑、恐惧,烦躁等情绪反应。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多疑是不正确的,但就是无法摆脱,带有强迫性状。
2、自卑产生的防御心理
在部分疑病患者共性行为中,他们将疑病当作是一种阻止充分参与生活的防御方式,这使患者很容易逃避他们感到有压力的情境。这是基于患者出于自卑而寻求防御的心理,通过采取一种替代性活动来避免直接地面对自己的无能。
3、成长期缺乏父母关爱
在生活里有很多日常对孩子很不关心的父母,他们只有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才会表现的有父爱还有母爱,那么这些孩子长大后会很容易患上疑病。疑病患者在不存在的疾病中获得了许多好处。这使得他们乐此不疲地坚信自己那不可救药的疾病。
x先生,22岁,现辍学在家。平时方先生比较敏感,总觉得要是有同学三五成群在一起交流,就是在针对他、指责他、背后说他坏话。有一次的足球比赛中,由于他没有跑到位而丢失了进球的机会,比赛结束后队友开玩笑地说他“就仿佛得了哮喘,跑的太慢了,再快一点那球准进”。从那之后,方先生就总觉得自己呼吸道有问题,气短,喘不过来气,焦虑烦恼,反复进医院检查求助,无暇学业,不得不辍学在家。每天都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不断地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控制不住自己去医院就诊,但往往又怕去见医生。
案例中的x先生就是典型的疑病患者,频繁的医院检查已经不能让x先生确信自己健康,此刻的x先生需要及时的心理咨询师的干预,这样才能有效的帮助x先生从情绪状况中抽离出来,回归正常的生活、工作,做回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