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咨询:高三模拟考失利?家长这样做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发表于:2025-03-30     115人已阅

案例:小伟是一名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数学本是他的优势科目,但在刚刚结束的第一次模拟考试中,他却因发挥失常导致排名停滞。面对父亲“别有太大压力” 的安慰,小伟不仅没有感到被理解,反而情绪更加激动。这一冲突折射出高三家庭普遍存在的沟通困境: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家长如何用科学的方式给予支持?

高三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阶段,学习和考试压力普遍比较大。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很重要。就这类问题我们邀请了燕园心理儿童青少年咨询专家陈思危老师,为我们深度解析,并手把手的指导。

青春期心理特点:理解孩子情绪的“底层逻辑”

   自我认同的敏感期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 形成的关键期。高三学生尤其容易将考试成绩与个人价值绑定,一次失利可能触发他们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小伟数学成绩下滑后,父亲的安慰看似温和,却可能被解读为 “否定我的努力” 或 “质疑我的优势”,从而引发防御性反应。

   情绪调节的波动性
        青春期大脑前额叶皮层尚未完全发育,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小伟因考试失利产生挫败感时,可能处于“情绪脑” 主导状态,此时家长简单的安慰(如 “别有压力”)不仅无法缓解焦虑,反而可能被视为对其情绪的轻视,导致抵触情绪。

>>戳这里联系客服顾问预约一对一咨询

家庭教育误区:善意为何适得其反?

   解决问题思维 vs 情感共鸣需求
          许多家长习惯用理性思维化解问题,例如直接给出建议(“下次多做题”)或转移注意力(“别想太多”)。但处于情绪漩涡中的孩子更需要的是情感支持。小伟父亲的安慰看似体贴,实则跳过了共情环节,让孩子感到 “被敷衍”。

   “优势标签” 的隐性压力
          家长常将孩子的优势科目视为“安全区”,但这种期待反而可能成为负担。小伟数学失利后,父亲的安慰可能隐含 “你本应更好” 的暗示,加剧孩子的自责心理。

专业建议:三步建立有效支持体系

燕园心理儿童青少年咨询专家陈思危老师提出以下建议:

先“接住情绪”,再 “解决问题”

  具体做法:家长可先表达理解:“这次没考好一定很不甘心吧?” 或 “我注意到你这几天情绪很低落,愿意和我聊聊吗?” 通过开放式提问,引导孩子释放情绪。

  心理学依据:共情能激活大脑的“镜像神经元”,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从而降低防御心理。

重构认知:将“失败” 转化为 “成长契机”

  对话示例:
         家长:“数学一直是你的强项,这次失利可能暴露了一些隐藏的问题,比如时间分配或心态调整?”
         小伟:“考试时太紧张,后面大题没思路。”
         家长:“那我们可以一起分析试卷,看看哪些题型需要针对性练习?”

关键原则:避免否定孩子的努力,而是将问题聚焦于“可改进的具体行为”。

制定“阶段性目标”,重建掌控感

  策略建议:

     短期目标:针对薄弱环节制定每日计划(如每天额外练习2 道大题)。

     中期目标:设定下次月考的进步幅度(如排名提升5%)。

     长期目标:强调高考是“多次检验的过程”,模拟考的价值在于查漏补缺。

  心理学原理:目标分解能降低焦虑,帮助孩子在可控范围内重建信心。

家长自我调节:避免“过度卷入” 与 “过度疏离”

  警惕“替代性焦虑”
           家长需区分自身情绪与孩子需求,避免将自身对高考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例如,父亲安慰小伟时若带有明显的紧张感,反而会加剧孩子的压力。

  营造“支持性环境”

    非语言支持。通过改善饮食、增加户外运动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信任表达。明确传递“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始终支持你” 的信息,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戳这里联系客服顾问预约一对一咨询

结语:教育是一场“双向成长”

  高三不仅是孩子的冲刺阶段,更是家庭关系的重要考验。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家长的角色应从“指挥官” 转变为 “同行者”。通过理解青春期心理、调整沟通方式、制定科学策略,家庭可以共同将危机转化为成长的契机。正如陈思危老师所言:“真正的支持不是消除失败,而是帮助孩子在失败中找到前行的勇气。”


—— 咨询师简介 ——
陈思危
首席级咨询师

  我们的生活由无数精彩的部分组成,而能够承载我们幸福与快乐主要是我们的家庭、感情、职业,而这些部分又和我们的个人成长密不可分。当我们远离内心的自己,失去与自己的连接,承载我们幸福的重要部分也会有所偏离我们的航线,寻找失落的自己,我们一直在路上!

158
所属分类:
焦虑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图片为本站编辑网上寻找,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是一个普及心理且帮助有心理困惑的人来获取信息,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声明:该站部分文章及图片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心理知识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专家
刘福源首席级咨询师
     刘主任具有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他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已严谨、求实、进取的工作作风,除了重视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外,更是努力提高其他医院难以处理的疑难杂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曾经,他因失眠率之高而获得中国精神病学论坛杰出“精神疾病医生称号”,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预约
推荐咨询师
| 更多
刘福源
已完成1632单
朱晓辉
已完成527单
陈思危
已完成1200单
20
心理专业积淀
182689人次
心理咨询认同
三城四地
五家专业中心
2000+来访者/年
信任选择
268名心理从业者
专业细致的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