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安慰朋友一样有效地安慰自己?

发表于:2018-11-02     2058人已阅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分析朋友的感情头头是道,自己面对感情问题的时候就不知所措。

  朋友想脱单,你马上就能列一个候选人名单;朋友想告白,你变身韩剧编剧,为 ta 设计场景和台词;朋友和伴侣闹矛盾了,你马上替 ta 分析事情前因后果,总结经验教训。

  更可气的是,你以为自己无懈可击,对方却总能找到反驳你的理由:

  “但是我真的觉得……”

  “但是 ta 确实是……”

  “可是这一次……”

  真令人恨铁不成钢是不是!

  没关系,当你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去和朋友商量的时候,你们的角色马上对调。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神秘现象的原因,并探索如何转换思维方式,将对待朋友的智慧也应用到自己身上。

  母胎单身也能当好情感专家?心理距离的神秘力量

  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我们更容易被困在细节和情绪中。

  根据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我们在分析朋友的问题的时候体现出了更高的解释水平,也就是说,我们更关注整体、核心、抽象本质;而在思考自己的问题时,我们容易表现出更低的解释水平,更关注细节、表象、具体内容。

  举个例子。你有没有暗恋一个人的经历?暗恋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密切关注 ta 的一举一动,不断问自己:

  我的新发型 ta 看到了吗?Ta 会喜欢吗?

  今天遇到 ta 是偶然吗?还是 ta 也想遇到我?

  今天 ta 好像不太想和我说话,是因为害羞,还是因为 ta 对我没兴趣?

  看,这就是解释水平过低的表现。

  这时候,一些心直口快、不怕得罪人的朋友可能会说:醒醒吧你,ta 从来没有主动和你说过话,你没发现吗?

  直击要害。这位朋友体现了很高的解释水平。

  怎么提高解释水平呢?主流理论认为,解释水平主要随心理距离变化,增加心理距离能够提升解释水平。心理距离就是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有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朋友的事就比自己的事更“远”,一年后的事就比明天的事更“远”。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能增加心理距离,那就是——

  “鹿小葵,加油!”

  不开玩笑,这个办法真的有用

  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听起来很中二病,令人想起“鹿小葵加油”、“我龙傲天绝不认输”之类的尴尬场面,或者是日本动漫里的卖萌场景。但是,密歇根大学的 Ethan Kross 教授等人发现,用第三人称谈论自己能够拉开心理距离,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

 

  在 Kross 教授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安排被试和一个陌生异性对话,要求他们尽量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并告知被试这段对话会被录像,由专业心理学家打分评估他们的表现。

  在等待的时候,被试被要求认真体验自己对任务的焦虑,其中一半人被要求在思考的时候采用“他/她”或者名字来指代自己,另一半人没有收到这个指令。

  研究发现,用第三人称思考的被试更倾向于把任务当成积极的挑战,任务得分也更高;他们能更好地应对社交焦虑,对自己的表现更满意,并且在任务结束后更不容易反复回忆任务过程 。

  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吧,聪明才智光用在别人身上太可惜了

  心理距离近的事件更容易激发我们的情绪。如果我们过度关注自己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反复思考事件对自己的影响,我们就容易陷入情绪的漩涡。

  去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焦虑的人会缩小与未来的心理距离,抑郁的人会缩小与过去的心理距离。还有许多研究证明,抑郁与过度关注自己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后退一步”,拉开心理距离,从更高的解释水平上分析问题,这也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常用手段。

  下面介绍一个实用的小练习:

  在想到某个负面事件的时候,或者为未来担忧的时候,试着用“ta”、自己的名字或者某个昵称来称呼自己,对自己描述事件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多问问自己:ta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想描述当时的场景,也要试着从旁观者的角度描述,有心理学家将这种视角称为“墙上的苍蝇”。

  你可以用几分钟时间在头脑中默默想象,不过把想法写下来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这种思维方式可能不太容易掌握,不要气馁,多尝试几次。

  通过切换到第三人称视角,我们就能更好地区分事实与想象,识别自己那些不理性的想法,然后反驳它或者忽略它。

  那些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或许不会很快消失,但是我们可以学会与它和平共处,不让它干扰自己的行动,就像很多人感冒的时候也会坚持上班那样——我们不鼓励这种做法,但是对待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有同样的态度。

  这时候,你就有机会像对待朋友那样,给自己一个拥抱和几点建议,告诉 ta:加油,你可以的。

  你将收获一个比较棒的朋友,并且 ta 会永远陪伴着你。



—— 咨询师简介 ——
廖茜
首席级咨询师

  不以病态的方式看待人的问题,问题只是问题,人不等同于问题。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且令我心怀敬畏的。

158
所属分类:
抑郁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图片为本站编辑网上寻找,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是一个普及心理且帮助有心理困惑的人来获取信息,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声明:该站部分文章及图片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心理知识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专家
陈思危首席级咨询师800元/节(每节60分钟)

  我们的生活由无数精彩的部分组成,而能够承载我们幸福与快乐主要是我们的家庭、感情、职业,而这些部分又和我们的个人成长密不可分。当我们远离内心的自己,失去与自己的连接,承载我们幸福的重要部分也会有所偏离我们的航线,寻找失落的自己,我们一直在路上!

预约
推荐咨询师
| 更多
朱晓辉
已完成527单
刘福源
已完成1632单
陈思危
已完成1200单
20
心理专业积淀
182689人次
心理咨询认同
三城四地
五家专业中心
2000+来访者/年
信任选择
268名心理从业者
专业细致的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