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是年轻的妈妈。两口子工作都很忙,白天拜托老人照看孩子。有一段时间她有一个苦恼,就是孩子习惯了和姥姥一起玩耍,晚上被父母接回家就很不乐意,坚持留在姥姥家,「跟姥姥一起睡」。这让我朋友心里满不是滋味。毕竟晚上和孩子这一觉,是他们夫妻一整天工作后weiyi的亲子时光。
她找到我,希望我能从理论角度给她一种支持:「孩子从小跟爸爸妈妈睡,对他的身心健康会带来更多更多的好处。」假如这个结论成立,她就可以更理直气壮一点,坚持把孩子接回家。可惜,我没有这种理论。
我在想,这种理论真正的用途在哪里呢?也许她希望拿它镇住自己的父母:「我是一定要把孩子接回家的,这是为了孩子好。」也许争取丈夫多一点支持:「我要请你更坚定地站在我这边,这是为了孩子好。」也许在心里对哇哇大哭的孩子交代:「宝贝对不起,我知道你不乐意,但这是为了你好。」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东西,来调节与父母、丈夫,或是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个东西就是「为了孩子好」。——但她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没有想过用她自己。
我问:「你想接孩子回家吗?」
她两眼放光,点点头。我说:「那就对了。你是孩子妈妈,晚上想接孩子回家睡觉。这是你自己理直气壮的需求,不需要理论支持。」
我把「你」这个字特别读得很重,意思是「你管他们呢,你有你的权利」。她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但是想了一会儿,又觉得不对了:「可是孩子不愿意啊!孩子的需求是跟姥姥一起睡,他哭闹打滚不跟我们走,怎么办?」
我说,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有你的需求,人家有人家的需求。大家的需要不一样,免不了会有冲突。」冲突并不是坏事,它是正常人际关系的必经之路。每个人从小到大,谁没经历过冲突呢?我们都在冲突中学习各种应对的策略。像我这位朋友,在职场上也是处理冲突的一把好手(寻求理论支持,正是她的策略之一)。——如果放到职场以外的生活中呢?
「生活中我可以撒娇啊!」她恍然大悟。
「好办法,」我心悦诚服地说,「你可以试试跟孩子撒娇。」
没想到这段简单的对话,给我的朋友带来了相当大的触动。她后来跟很多人讲这件事情,有些人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比如有人说:「这个观点太可怕了。利用孩子满足大人的需要,把孩子当成什么了?」
朋友转述给我,我心里忍不住反唇相讥:
「不然呢?难道当初有谁想生孩子的时候,问过孩子的需要吗?」
好,我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这句话。
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有一天,我和一位老师谈到养孩子的烦恼。我很懊恼地发现,我对女儿表现出的不耐烦,其实是在处理我自己的冲突。我有点自责,让女儿负担了不该她承担的东西。我的老师非常体贴地宽慰我:
「没事,孩子从来都在负担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当初就是为了满足大人才被送来这个世界的。根子上已经这样了,后边还在乎多那一点半点吗?」
这句宽慰真是温暖人心……凉透脊背。
我一开始难以接受这个说法,听上去太刺耳。刺耳是因为它刺破了一些真相。我甚至感到有必要先为这位老师辩护,比如她是一个好的母亲,很爱自己的孩子之类。——但是仔细一想,这个说法被不被接受,跟她是不是母亲,是怎样的母亲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想拿「母亲」这盾牌,替她防御来自哪里的暗箭呢?
我现在认识到,任何一个为人父母或者打算做父母的人,都在承担某种无形的压力。一个不言自明的压力就是:你必须从孩子的利益出发,考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切为了孩子」。这不止是道德上的暗示,也被认定为是斩钉截铁的事实:父母就是无私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导致我们对很多真相视而不见。我也是当了好几年的父亲,才敢于说出我真正的想法——
从头到尾,我是在为了我自己。
我们小区有一片人工湖。从我家搬进这个小区开始,我就觊觎着给我女儿买一艘遥控军舰,「她肯定喜欢在湖上开船的感觉!」——明眼人显然看得出谁肯定喜欢,女儿那时连话都不会说呢。我对她好,首先是出于「我」想对她好,其次才我才会考虑「她」想不想要。买玩具是这样,别的事也是一样。
有人说,你这话说得juedui了。你不可能都为了自己,总会有很多时候是为了孩子吧?当然了,我爱我的女儿,我尽一切努力满足她的需要。可我的观点仍然不变:首先是出于「我」想这么做,我不会把一切归因为「她」。
所有育儿理论都在讨论:「怎样做才可以对孩子比较hao?」专家们围绕这一点发出了太多让人战战兢兢的警告。这样做对孩子好,那样做对孩子不好。很多说法甚至自相矛盾:「孩子爱吃零食,是让他放开吃呢还是不准他吃?」放开吃,怕把他惯坏了;不准他吃,又怕把他憋坏了。两边都为孩子好,到底该听谁的?——遇到这些困扰,我以为问题并不在于找到标准的「答案」。
问题是:这些说法都太抬举父母,太小看孩子了。
假如你不准孩子吃零食,而他听你的,这件事就有两部分,一是你的禁止,二是他的服从。如果看不到后半部分,以为都是父母的独断,就会把孩子当成可以捏来捏去的一团橡皮泥,塑造成型全由父母。但孩子是一个人,无论他多弱小,有一些事情他可以接受,另一些事情他不愿接受(想一想,他有多少次拒绝过你?)。就算他任你摆布,也是他这次配合了你的摆布。
他在以自己的努力,探索怎么样「对他比较hao」。
而很多专家试图让父母相信,自己随随便便出点错,就足以毁掉孩子的一切努力。——所以说照顾和贬低,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无微不至地呵护一个人,生怕丁点风吹草动,其实就在暗示,这人已经脆弱到禁不起风吹草动的程度。
很多人向我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合作:「明明为他们好,怎么都听不进去!」我的回答是:「如果孩子觉得是为自己好,他们就已经听进去了。」我相信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总能从环境中选择吸收他想要的东西。——自然,那未必是别人眼中他的比较jia选择。又自然,别人的看法他可以选择听不听。
当然,父母还是会担心:「孩子确实没法为自己负责啊?」「这么小怎么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万一他吃喝嫖赌怎么办?」出于这些担心,对孩子进行引导和规范,是父母天经地义的职权。而这些规范,与其说是为了「未来的孩子」,不如说是在安抚「当下的父母」。毕竟,谁又有什么本事断言未来呢?
如果父母没办法把孩子当作是自己之外的个体,一个有想法,有主见,有能力的个体,也就没办法把自己从「父母」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这正是绝大多数育儿文章、育儿理论让我不适应的地方。它们把孩子们看得太无能,又把父母的位置抬举到无限高。这种扬抑反而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父母成为自己,使用自己。就像文章开头我那位朋友,她到处寻求理论的支持。但她差一点忘了,她一直都有充分的权利表达和争取。因为太关注孩子,她对自己的需求视而不见。「妈妈」的角色反而束缚了她的功能。就像时刻顶着一个易碎的,又比自己贵重十倍的花瓶往前走,怎么会走得自如?
但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做一个「好妈妈」、「好爸爸」,要比做「自己」正确太多了。父母做什么都是为孩子。就算伤害孩子,剥削孩子,也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不累吗?带孩子本就不易,更何况时刻还要哄骗自己。
真的,这篇文章里我说了很多政治不正确的话。这里我还要多加一句:
孩子的需要,并不是世上weiyi的需要。
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大概都会时不时地有这种感叹:我们自己也是孩子,始终在变好,却始终没有变好。不仅称不上完美,甚至都未必合格。大家都走在路上,带着各自的欲望、创伤、无知,和局限。现在这样,以后也是这样。虽然是会变得更成熟,但我们都诚实点吧:谁也不可能在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时候,从当上父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到如如不动,了了分明。
孩子是一个小小的旅伴,他遇到我们,说:「一起走一段吧!」
只是一次相遇。我并没有变成不同的人,也不必逼自己假装那样的人。我仍是那个不成熟的我,仍在走自己的路,不曾占到他的路上。
我们各自在路上摸索,也相互利用。父母利用孩子,探寻我们作为「父母」的课题;孩子也利用父母,实现他们的成长和独立。这段路上有真挚的爱,也有伤害,有争吵,也有合作,有奉献和牺牲,也有委屈和愤怒,有叛逆,有感恩,或许还有持久的怨恨……但归根到底,也只是一段路的缘分。
但愿他们一起走完这段路的时候,父母仍然做着自己。
他们自问:「我在这段路上得到了什么?是不是成为了一个更好的我?」而不是越俎代庖地想:「我有没有替孩子找到他比较hao的路?」
我那个朋友后来告诉我,她后来对孩子撒娇,求孩子回家睡觉了。
「效果不怎么样,」她笑道,「他也跟我撒娇,做鬼脸说啊不,啊不,我就败给他了。——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全家人对这件事的态度都轻松了不少。」
我问她:「你自己的感觉怎么样?」
她说:「我没那么难过了。现在每天跟他软磨硬泡,还挺好玩的。」
「是什么不一样了呢?」我顺口一问。
「因为,」她想了一下,「我把我的需要表达出来了。」
接下来是一小段广告:
这个朋友现在联合了一些有趣的女性,办了一个给妈妈(也包括一部分爸爸)看的自媒体。她们在制作一些东西,希望找到更多同样有趣的父母。这些人有了孩子,但他们的人生不只是为了孩子,他们也在理直气壮地做自己。
我猜这样的父母其实为数不少,散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活得很精彩,但有时候并不确认同类的存在。因为「只为孩子」的声音,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还是太整齐也太正确了。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父母,所以我帮她们呕心沥血地写了一篇软文。
我很希望世界上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存在,提醒我们:并不是所有人在有了孩子之后,好像都必须把人生之路换到另一条跑道上,只能像育儿书上的那些父母,从此过着「科学育儿」的生活一样。如果你是(或者未来将是)一个很酷的父母,欢迎关注这个公号:Momself,并且把它推荐给那些你觉得同样很酷的父母们。请复制粘贴到微信公众号搜索:Momself。
做了父母,你还是自己,你一直都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