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感激之情其实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其难度并不在于简单的“谢谢”二字,而是在于这两个字后面所包含的情感。在人际相处中,每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一端是我们对于他人的期待,这其中包含着我们希望别人给予的照顾,我们希望得到的回应方式等等,而另一端则是我们可以被用来换取这些照顾的等量物,比如你为他人付出的时间,你认同自己的值得被人好好对待的品质。
如果这杆秤基本平衡,那么我们就能发展良好正常的人际交往。如果你认为自己得到的太少,配不上自己的付出和品质,你就会感到愤怒和委屈,如果你认为自己得到的过多,就会内疚,产生类似“呀,我该怎么办,他对我这么好我可怎么偿还的上,我什么都没有”。后者“我根本不够好,他们对我这么好,我这等于是骗了人家,他们发现后会生我气怎么办”的想法。
与愤怒和委屈相伴的,往往是失落、难过、沮丧等负面情绪。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保持风度已实属不易,更别提发自内心的道谢了。而内疚这种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人们进一步的自我发展,但是如果内心的天平持续失衡,你持续受到内疚的冲击,有一天超过了你能承受的范围,他就会有一种鼓励自己的动机转变成焦虑和抑郁的来源,甚至成为令你痛苦和绝望,产生“他们要是别对我好就好了,要是我能和他们保持距离就好了,我就不用想法设法的去报答,也不用承受这些痛苦”的想法,这个时候,简单的“谢谢”二字就如有千斤之重,也是无法说出口的。
聪明的你相信已经看出来了,道谢的难度主要在于我们内心对于他人和自我判断的平衡,那么是不是只要维持这个天平的平衡,就万事大吉了呢?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理想状态。
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内心的天平总是会往一侧倾斜,尤其是那种让人产生内疚的情况。感情是无法被精准衡量和控制的,如何去测量热情导购提供的热情服务、友好同事给予的工作帮助、亲近友人无偿的支持理解或者亲密爱人始终的温柔陪伴?除了无法测量和定值,感情还具有天生的不公平性,并不是所有的照顾都能够立即被报答,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能立即给予反馈。感情的这种不公平性,虽然听起来令人混乱,却恰恰也是促进感情能够不断升温、发展的关键之处。试想如果你的爱人每次收到你的礼物都要纠结于价钱,并立刻做出等价回报,该是一件多么尴尬和生疏的事情。感情的不公平性,推动者关系中的双方不断努力深入地为彼此做些什么,由此,他们对彼此的了解和爱意才会逐渐加深。
如果说人际关系中付出和得到大部分时候处于失衡状态,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一定无法处理这些失衡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注定无法说出一声心安理得的“谢谢”呢?当然不是,因为无论是由于付出没有得到相应回报的愤怒,还是无法承担得起照顾所产生的内疚,都有一个非常有效而重要的应对武器,那就是自信。
自信
狭义上的自信是认为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完成某种挑战或任务。这里的自信指的是:我清楚、客观的知道自己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的完整个体,并且我相信我是一个值得被相信、能够持续发展和成长的“好个体”。这种自信可以让你在被他忽视你的付出和品质时,仍然践行自己的价值,自我尊严不会受到冲击和伤害。而避免由此产生的愤怒和委屈,而在你认为自己的付出配不上所得到的回报时,也可以相信自己只是暂时的不够好,总有一天能够报答这些照顾和爱意,从而避免由此产生的羞愧和无力。
客观良好的自信起到调节剂的作用,让我们在心灵天平失衡的时候仍可以以真实的自己去和他人互动,而不会目中无人的傲慢,或者卑躬屈膝的懦弱,更不会因为被人忽视而沉溺于敌意,亦或是因为自卑而反复纠结。这种客观良好的自信来源于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你的照顾与反馈。在你小的时候,父母是否能给予你积极而真实的评价,能够让你在看清自己身上闪光点的同时,又不会盲目乐观,骄傲自大?能不能在你面对自身不足的时候给予你温柔的反馈和帮助,不会让你陷入过分的自责和内疚?可以说,良好客观的自信是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的敲门砖。
总而言之,坦诚的道谢不仅是一个如何回应他人照顾的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反映个体自信水平发展的问题。想要彻底解决由此而来的负面情绪,单纯的憋着气咬着牙微笑道歉是不够的,更加需要我们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理解,来完善受伤的自信,把童年时期的遗憾补回来。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或是通过积极与外界沟通,比如说询问朋友的看法和感受来获得关于自己的反馈;你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新的选择和方向,及时总结经验来了解自我发展的新可能,认识自身的优点,这样,我们才能发自内心、自然真诚的说出这句,谢谢。
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