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近这十年,也慢慢发现,原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痛。甚至都有一种都市病专门就叫这个名字了!!好像有这个病还颇有几分时髦感呢。工作中也常常会听到对于拖延的抱怨,对自己的责备,屡反省屡挣扎,但坚决地没法改正。面对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儿,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拖拖拖直到比较后一刻。比较后的结果就是时间不够了,要么搞得自己人仰马翻,要么就是草草交差,品质并不满意。由此而引发的各种负面情绪也让人沮丧得很。
在我们的工作中遇到拖延问题的常见群体是青年人,具体一些说就是16岁左右的高中生、20岁左右的大学生、24岁左右刚刚进入社会的青年人以及30岁左右的刚刚成熟的社会人。这几个不同的群体产生拖延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基本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没有内在动力去继续面对需要完成的事情了。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两部分资源来促进我们解决问题,支持我们面对困难。
其一是动机。这里所说的动机,指的并不是行为学派中的动机,而是一种更宽泛的理念,简单的说就是你觉得你应该做这件事。这个动机可能是源于从小受到的价值教育,比如说出人头地才是人生赢家。也可能源于你内心对于某些事情的认同,比如人的价值体现于工作。无论怎样,这个动机让你产生了“我应该去做这件事”的念头。
其二是动力。这里我所指的内心动力,在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中有不同的表达,比如说力比多(libido)、自我实现需求等等。简单来说就是“我想做这件事”。在工作中,我倾向于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描述这个动力的来源:
外在引领系统的支持
这里用“引领系统”来描述,是因为想表达这样一个关系:TA真的关心你遇到的事情,能不加以评价地帮助你、站在你这一面,和你一起面对遇到的困难(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情绪上的困难);TA可以聆听你的困难,让你在面对这些难处时产生的焦虑、沮丧的情绪可以得到一个空间安放,而不是一股脑地存在自己心里。也许有人会说:这不就是父母的角色吗?是的,理想状态下是这样,不过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可能难以得到父母这样的包容和接纳。
人在面对困难时,尤其是在人生早期(青少年),十分需要一个稳定的客体来帮助自己承接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会让我们的大脑暂时失去功能,好像洪水摧枯拉朽,那一刻,所有的精力只能用来应对这些情绪。甚至有些时候,除了面对自己生活的困难,我们还需要额外拨出一部分精力来应对父母给予的额外的焦虑。
有同龄人的关系陪伴
关系永远是重要的。这种陪伴并不是简单地跟你站在一起,而是一种“和我做同样的事情、面对同样的痛苦、体会相同的世界”的感觉。我在某几所大学作为咨询师工作时,见到了很多、但在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出现抑郁及其他状的学生。原因无他,就是他们一下子无法找到这种关系陪伴。在高中生活时代,所有学生都被强制性给予了一个共同体验---学习和高考。到了大学情况完全不一样了。这些“好学生”突然发现自己除了学习外,找不到渠道融入别的圈子,难以找到能够让自己感到归属的关系陪伴,因此产生种种不适。
这里我想表达的其实就是自体心理学中所说的双生移情。人们需要有这样的关系陪伴,让自己感到“我”真切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在和“我”做着同样的事情、体会同样的感受,“我”并不孤独,“我”是值得被爱的。这种爱的关系给我们动力。
具备自我价值感的内在支持
这里我想表达的内在价值感,简单的描述包含三个方面:
1)自我价值:我可以为我自己的成绩感到适当的骄傲,我了解自己的很多优点,并为此感到骄傲,不会只因某一个点或者某几个点来衡量自己或别人的价值。
2)自我愿望:我可以适当地表达我的愿望,既不担心这会被人所耻笑,也不因此感到内疚。
3)自我意义:我可以客观的定位我自己,既不过分的高看、也不过分地贬低自己,我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应当以什么为我的所长。
当然这是很理想的状态,很多时候人们都会缺少一个或者几个部分。生活里有只把成绩、地位、头衔作为评判自己价值、到头来依然感到空虚的人;也有认为自我愿望不应该被直接表达,节制生活比较后郁郁寡欢的人;更有这样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只是被一句“我应该有所成就”逼迫着咬牙前进的人。这些人的拖延毫不意外。想要取得成就,生活有效率,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人需要比具备价值感的人多付出好多好多倍的努力和逼迫才有可能。
以上三个动力来源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我认为,现在大家面临的困境并不是拖延越来越严重了,让我们无法有效率地生活;而是人们内心能获得的动力支持越来越少了。而能够真正支持一个人不拖延的,是足够的动力(心理能量)。这一点与原生家庭在大环境下不停变迁的家庭文化和价值取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