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与你无关,这就是孤独。
当你兴致勃勃的想要倾诉些什么,听者的回应瞬间让你什么都不想说了,才明白,原来是听者不想听、原来是我没有那么多听众,那自己和自己玩耍吧。
一个人要如何保持积极向上,不孤独、不颓废?
精神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这种能力尤其指的是,在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仅仅与自己待着,能感受不到孤独。
客观上的独处状态并不等同于也不必然带来独处的能力,拥有独处的能力,能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掌控感,不恐慌,能让我们一定程度上摆脱对他人的依赖,不再由他人支配。拥有独处能力的人,可以和自己相处得很融洽,可以和自己对话。不会感到无聊和空虚,能够自得其乐。能够被自己的内心所陪伴和慰藉。
什么决定了我们的独处能力?
<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陪伴自己成长的抚养者,这个抚养者通常情况下是母亲。当婴儿吮吸着母亲的乳汁时,会露出纯真、幸福的微笑,这就是这个世界上亲密的关系之一,此时此刻的依赖与缠绵,只不过是为了将来更好的离别、更好的一个人生活。抚养者越是能给予孩子高品质的亲密关系,孩子就越能和抚养者分离。换句话说,抚养者做得越好,就越会被“抛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亲子关系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母亲与孩子良好的互动,第二种是孩子独自一人,不要母亲陪伴。在母亲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如果母亲能够反复地、及时地回应孩子的需求,渐渐地,我们的内心会有一个好妈妈的形象,那么,当母亲不在身边时,或者母亲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时,我们可以靠内心中母亲的形象给予自己陪伴。这两种形式,不断的交替重复,让孩子获得好的独处体验,借由母亲这个外在客体获得与自己相处的能力。一个好的内在客体是存在于我们心目中好妈妈的形象内化形成的,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之路,就在这样的纠缠与分离中展开了。
如何提高独处的能力?
不要害怕独处:人们之所以陷入对独处的恐惧,往往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它的益处,所以,不必排斥独处,利用好独处的机会,锻炼自知的能力。
通过练习获得独处的能力:学会享受只有一个人的时光,比如,一个人读书、布置自己的小家,学会冥想,和心灵来一次交流。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Cacioppo教授认为:要战胜孤独,人们必须从关注社会联结的数量,转变为关注质量。过多的社会联结未必能为我们提供理解和支持,交朋友要多和具有正能量的人待在一起,要及时删除让自己感到痛苦的社会联结。
善用网络平台:心理学家提出,社交网络用得好,也能大幅度降低人们的孤独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社交平台,真实的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