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自己“当个废物”,是抑郁症治愈的开始

发表于:2025-09-19     134人已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受抑郁症困扰。在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抑郁症引发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生物化学因素:大脑中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不平衡可能导致抑郁症。

•环境因素:长期的压力、创伤性事件、失去亲人等都可能触发抑郁症。

•心理因素:个性特征,如低自尊、悲观主义和完美主义,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的缺乏、孤独感和社会隔离都与抑郁症有关。

时代的洪流拖拽着渺小的我们,不管不顾地往前冲!

节奏太快,想要喘息实在奢侈。毕竟大浪淘“沙”,谁都不想被落下。

然而回望历史,“是非成败转头空”,“王侯将相”(功成名就)固然激动人心,但以“抑郁和生命”作为代价,不值!

“允许自己当个废物”

(不是鼓励懒惰或放弃,而是自我接纳)

卸下肩头的负担,减少自我批评和否定,减少对完美主义的盲目追寻,停下伤痕累累的脚步,聆听内心的声音。让抑郁的阴霾散去!

自我暴露(认识“废物”)

成年人的伪装,是害怕被看穿,害怕被发现缺点,害怕被抛弃(被外界的评判标准困住)

暴露自我,被认为是软弱、脆弱的行为,也伴随着不安全感。

所以,渴望爱,又恐惧爱。心理学有个专有名词,叫“回避型人格”。底色是缺乏安全感,习惯回避问题,习惯在爱意正浓时落荒而逃。

伪装(当我们用坚强的外壳去掩饰内心的伤痛时)意味着,你将看不见自己,也看不见“受伤的地方”。

除了任其溃烂,束手无策。

抑郁症这场病,想要治愈,暴露自我,让自己或者别人知道,你哪里受了伤,很重要。

即使,你暴露了懦弱、胆小、自卑的一面……

即使,你发现真实的自己是个“废物”

它们组成了你,它们就像你的手脚。看见它们、正视它们、接纳它们……

不要用外界的标准锁住它们,它们才能和你一起逃出来。

       期望只依靠锋利的刀具(坚强、勇敢)完成一场救赎手术不太科学。

纱布、酒精(脆弱)也有它的力量和作用。

也许比喻不太贴切,只是想说:

允许“废物、脆弱”,是治愈的第一步!

抛弃完美主义(接纳“废物”)

我们总是害怕失败,害怕被他人嘲笑。

因此时时刻刻想要做到完美无缺。

但是每个人都有缺点,没有人能做到完美。

《心灵捕手》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情景!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童年创伤让威尔(男主)害怕暴露自己不完美的一面,畏惧建立亲密关系。

肖恩(男主的心理治疗师兼知己)和他分享了一段自己和夫人的小故事:


 

(《心灵捕手》电影截图)

而电影里,兰博博士认为肖恩那么天才,选择从事心理是失败,是废物。

他觉得拿到奖,获得成就才算完美,才算成功,才是正道。

 

(《心灵捕手》电影截图)

肖恩说

人生不只是一个该死的奖章!

如果世俗的完美标准是:体面的工作、雄厚的财富、崇高的地位……

如果你的小瑕疵被称为不完美,如果不符合完美要被称为“废物”,如果这样使你陷入抑郁。

那我们一起做个不完美的“废物”好了

生活可以不那么用力!

让这些严苛的标准和条框都见鬼去吧。


版权申明:文章仅代表作者、编辑个人观点,不代表燕园心理立场,文中图片部分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感谢您的支持和信任!

—— 咨询师简介 ——
刘琳霞
首席级咨询师

       造成每个人心理上的困惑和我们自身的某些习惯有关、而任何习惯都是学习的结果,树立什么样的新的行为之前,要弄清楚自己此时需要什么、能做什么!这需要我们了解自身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拥有什么样的潜能……

158
所属分类:
失眠困扰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图片为本站编辑网上寻找,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是一个普及心理且帮助有心理困惑的人来获取信息,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声明:该站部分文章及图片系转载,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心理知识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推荐专家
朱晓辉首席级咨询师1200元/节(每节60分钟)

  了解心理咨询,让你做个有趣的人没有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

预约
推荐咨询师
| 更多
朱晓辉
已完成527单
刘福源
已完成1632单
陈思危
已完成1200单
20
心理专业积淀
182689人次
心理咨询认同
三城四地
五家专业中心
2000+来访者/年
信任选择
268名心理从业者
专业细致的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