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一个人进入青春期——大约12岁——的时候,就逐渐开始产生叛逆的认知和行为,它的基础来自于如下几点:
认知水平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这就意味着儿童开始有抽象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辩论功能的基础。他们开始清晰的去意识,对方语言中的逻辑关系及其破绽。该项能力的发展,让青少年拥有了和家长“顶嘴”且“胜利”的功能基础。
快速发育的身体让青少年改变自我意象。很多初中生都苦恼于开始有人叫自己“叔叔”和“阿姨”,这就意味着在社会群体中,他们已经脱离了儿童,也就是我们社会“地位”中的“比较小辈”,成为了具有一定地位的“次小辈”。地位高了,往往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权力”,而“权力”象征着“自由”。因此当身体快速发育时,青少年对自由的渴望程度也在提高。
对异性(或同性,下文同;感谢谢骅提醒)的好感,这应该是青春期中比较重要的主题了。青春期恋爱将大力促进青少年去划定自己的“领地”。例如自己的房间开始上锁、有秘密情书、日记本记载对异性的幻想、手机短信、qq开始屏蔽父母。
对社会交往的需求,儿童期的重心在家庭,成年期的重心在社会,青春期恰好就在二者中间,是一个人学会进入社会的过程。例如过去我想要钱,有充足理由的话父母一般不会拒绝,但在社会中,你不仅要有理由,还要有相当的沟通技巧,这个技巧就是在青春期练习的。
二、自体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我是什么样的人”。在儿童期,每个家庭都会对儿童产生各种期待,我们能够从每个人的名字当中,看到他们原生家庭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样的。儿童潜意识中,会认同这种期待,并在自己的各行为当中迎合家长的期待。但每个人的气质类型(性格中先天的部分)并不相同,且不存在明显的遗传性,加之父母与儿童成长的社会文化及环境不同,这就导致儿童的真实面与父母期待中的儿童有所差距。
当个体处在儿童期,他们的自体来自于养育着的评价和强化,并非来自于对自己清晰的认知(自我同一性),因此我们称之为假性自体。青春期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进入了整合自我同一性的过程(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该年龄阶段将对假性自体和迎合行为产生质疑,于是进入到了“打破假性自体”的过程。养育着发现儿童性格开始有了巨大变化(实际上是真实自体展露的结果),失控感油然而生,于是冲突开始爆发。
举例1,小学1年级,老师说“小明是坏孩子,谁也不许和他玩儿”,结果就真的没有人和小明玩儿。小学4年级,就开始有一小部分学生,去和小明接触。到了初二,基本上老师这句话不会起到任何作用。这种变化就是青少年逐渐打破老师期待(假性自体)的过程。(该案例来自于和一名教师的访谈)
举例2,家长都希望小明是个勤奋的孩子,但实际上发现小明很懒惰,连每天背诵2小时英语都做不到,于是天天监控小明背诵。小学期间,小明常常流着眼泪在家长的陪(jian)伴(du)下背诵,但进入中学,小明开始渐渐的抵抗父母的监督,开始锁门写作业,不需要父母的管(jian)理(kong)。这里需要明确的概念是,家长虽然希望小明勤奋,但其行为却暗示小明懒惰,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小明则产生大量懒惰和拖延行为,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但青春期与父母划清学习边界(锁门-自己的领地)后,小明在象征意义上开始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过去的假性自体是懒惰和依赖的,青春期的叛逆则是独立的。(该案例来自于我的一个来访者,其中重要信息有所改编)
三、“叛逆”的相对性
这里比较好理解——叛逆通常指的是违背社会规则,还是违背家庭文化。例如有三个家庭都拥有初二男孩一枚。家庭A认为男孩就应该出去跑跑,别宅在家里,得学会和各种人打交道;家庭B认为男孩虽然要交朋友,但晚上不许夜不归宿;家庭C认为孩子(注意,他们的用词是孩子,不是男孩)比较重要的任务是学习,错题都没改完就没有资格玩儿。有一天,三个男孩碰在一起聊的投缘,聊到半夜12点才纷纷回家。三个家庭会如何评判青少年的叛逆呢?因此很重要的观点是,在更多的家庭中,叛逆是个相对的概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