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家庭教育范畴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大众的关注。心理咨询作为助力孩子化解心理困扰的有效途径,也逐渐走进众多家长的视野。然而,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不少孩子面对心理咨询时,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情绪。为深入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为家长们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建议,我们特邀燕园心理的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陈思危老师,从专业的视角为大家进行深度剖析。
陈思危老师说到,孩子抗拒心理咨询,背后的缘由是比较复杂的。从认知层面来讲,误解是一个突出的因素。许多孩子对心理咨询缺乏正确的认知,他们潜意识里会认为,心理咨询等同于被批评、被说教。这种错误观念可能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抵触咨询。同时,社会上对心理咨询也存在一定的偏见,孩子会担心一旦参与咨询,就会被贴上“不正常” 的标签。在同伴群体中就会颜面尽失,这无疑也成为他们接受心理咨询的一大阻碍。
从孩子自身的心理及性格特质来看,自我保护意识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认同构建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非常敏感,本能地不愿意向陌生人袒露心声,生怕隐私泄露。尤其是性格内向、心思细腻的孩子,在面对心理咨询师时,更容易滋生紧张、局促的情绪,从而导致无法顺畅地和老师建立沟通。
作为从业20年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陈思危老师建议,当孩子厌学且不愿意和心理咨询老师聊时,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帮助孩子打开心扉,更好地接受心理咨询:
了解孩子的顾虑
耐心沟通:找一个孩子比较放松的时间和地点,与孩子真诚地交流,询问他不愿意和心理咨询老师聊的原因。比如是不是觉得不好意思、害怕被批评、担心老师不理解自己等等。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在关心他的感受,而不是在指责他。
观察行为表现:仔细观察孩子在提到心理咨询时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例如,孩子是否表现出焦虑、紧张、回避等情绪,从这些细节中推测孩子可能存在的顾虑。
建立信任与安全感
分享自己的经历:家长可以适当地分享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历或感受,让孩子知道遇到问题寻求帮助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有类似的困扰。比如家长可以说自己小时候也有过不想上学的时候,后来是怎么调整过来的。
尊重孩子的感受:无论孩子说出什么样的理由,都要先给予理解和认同,让孩子知道你是站在他这一边的。比如孩子说觉得和心理咨询老师聊天很尴尬,家长可以说“嗯,确实,和一个不太熟悉的人聊自己的事情是会有点尴尬呢”。
给予时间和空间
不要强迫孩子:不要强行把孩子带到咨询师那里,或者不停地催促孩子去和咨询师聊天,这样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反感。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自己慢慢调整心态,准备好去面对咨询。
逐步引导:可以先让孩子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接触心理咨询,比如从阅读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绘本、故事开始,或者观看一些有趣的心理科普视频,让孩子对心理咨询有一个更正面、更轻松的认识,然后再逐渐引导他和咨询师交流。
如果您的孩子在学习适应、学习考试压力等方面遇到困难,或者是青少年家庭教育方面的其他问题,在给孩子找心理咨询方面遇到孩子抗拒的问题,可以尝试约咱们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地帮您分析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