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段亲近关系无法维持下去的时候,受伤、损失、受害、不被尊重、不被珍惜,这些感觉难免都会有,而且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比较典型的,莫过于婚姻关系里的散伙,就是离婚。
离婚的感觉其实可以很复杂,知乎上也有一个问题就是问离婚的体验的,里面很多过来人,五味陈杂,并不是简单地觉得和这个人过不去了,就离婚。更多的时候,离婚的纠结,就在于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人身上,就是考虑这个人能不能过下去,就很难作出一个稳定且客观的判断。
有很多夫妇在离婚前来咨询的时候,他们都能数出N条伴侣不好、很过分的罪状,可是在内心深处,他们还是保留着一片净土,记得对方的好,也怀有对对方的欣赏,而那种担心被抛弃的恐惧,更驱使自己去攻击对方而已。
过不下去,很可能不是和这个人过不下去,而是在过下去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坎,而两个人又在拉扯中相互消耗,结果就坐大了困难。
这一切一切,问题其实就是问题本身,而不是那个人。
在上述的过程中,双方之间的那种争夺与内耗是非常激烈而且很具有伤害力的。虽然绕得有点远,但现在绕回题主的问题,如何在散伙的时候减少对双方的伤害,减少刺激。本质上就是在这个过程里怎么做到:
1、尽力去往解决问题的方向走,而不是征服人、获得认同的方向走;
2、尽力做到不内耗。
带上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自尊,再带上紧密的关系中互动产生的情绪,要区分解决问题和征服、获得认同之间的不同,是非常困难的。情绪、自尊、自己被尊重、被珍惜的感觉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在这时候,对方的让步和对方证明对自己的尊重、珍惜和爱护直接挂钩。然而,这种“挂钩”让一个有解的问题变得无解。
在这个时候,对方的不理解、不让步,加深了自己去妥协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也让人变得孤独与绝望,在这种时候,自己就更不倾向于去作出改变了。同理,在对方眼中,自己也在做和对方一样的事情。
所以,事情发展到这种时候,当一方越来越强硬,另一方出现退让的几率是越来越低的。所以,如果要达到和解,双方的态度都需要往软化和让步的方向发展。尽量先放弃立场上的对立,进入对方的视角,从他的角度去了解他的情况,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解决他的难处,这样也许无法一下子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但能够缓和这个对抗的立场,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与理解,从而避免了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刺激、伤害对方。
而关于内耗,则更倾向于自己在看待自己的处境和行动,是出于对对方的反应的结果,还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在婚姻的纠缠里,常常看到的是,太太歇斯底里地去职责丈夫的冷漠让自己绝望且疯狂,而丈夫又因太太的歇斯底里感到恐慌而回避。两人都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和行为,都是有因可循,直白点说就是:我的错是因为你的错而犯的。这就是我所指的内耗,一旦这种内耗开始了,双方都很自然去自证清白、表达不满、希望对方承认错误,这个过程本身就很伤害人。
如果要减少甚至停止这种伤害,有一点是很必须的,就是我清楚地了结自己想怎样,且不把对方视为一个障碍,而是一个合作者,怎样一起去达到那个目的。例如:我想离婚,但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就不要把对方当作假想敌去抢孩子,而是和对方商量孩子的抚养问题。那就要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两个人可以如何去配合,不翻旧账,不谈信任,而是谈契约。如果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当彼此利益冲突的时候,是很难谈下去的。而如果为了共同的利益或者第三方的利益,则非常不同。
虽然这必定是个很难的事情,毕竟双方都每一件事的理解也许都不一样,A觉得是好的事情,B觉得不好。这个时候,找到其他选择和折衷办法就看起来更为必要了。
比较后,祝大家在绝望之前,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子。即使决定分道扬镳,也不是一种告别,而是换一个更合适的方式去相处与合作。
文章内容来自于网络